点击排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要论述和对东北、辽宁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辽宁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部署要求,以更大担当和作为推动振兴发展,2025年6月28日,由辽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中国海洋学会北方海专业委员会、大连财经学院联合主办的“海洋经济创新驱动?东北全面振兴”研讨会在滨城大连隆重举行。来自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浙江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社会科学院、大连财经学院等高??蒲谢沟淖已д吖?0余人参加会议,聚焦主题展开热烈研讨和深入交流。
开幕式上,大连财经学院姚恩全校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代表学校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大连财经学院在海洋经济领域的积极探索。姚校长指出,海洋经济是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引擎,学校将紧密围绕国家和地方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他期待通过本次研讨会,与各方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海洋经济领域的学术创新与实践发展。
辽宁社会科学院张万强副院长在致辞中深入剖析了海洋经济与东北全面振兴的内在联系。他表示,辽宁作为东北唯一沿海省份,肩负海洋强省建设重任。海洋经济的创新发展是东北振兴的重要突破口,需要多方协同合作,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辽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与大连财经学院将围绕海洋经济与东北振兴开展战略合作,通过联合研究、资政建言等方式服务省委省政府决策,助力辽宁从海洋大省向海洋强省跨越发展。
随后,辽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与大连财经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正式聘请姜瑞春研究员、姜岩研究员、郑古蕊研究员等五位专家担任大连财经学院学术导师,大连财经学院李文国副校长向各位导师颁发聘书。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探索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的新模式,为东北全面振兴提供更高水平的决策服务与智力支撑。
主旨报告环节,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浙江海洋大学崔旺来教授在《当代中国治理的海洋管理多重结构和功能联动机制》报告中指出,要实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打破传统的行政壁垒,构建跨区域、跨部门的协同治理体系。他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经验为例,建议东北地区依托辽宁沿海经济带,整合大连、营口、丹东等地海洋要素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格局。
辽宁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乔军主任以《聚焦聚力加快发展海洋经济,以沿海经济带引领东北振兴》为题,发表了热情洋溢且数据详实的精彩报告,乔主任紧扣东北振兴与海洋经济的政策衔接,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系统梳理了辽宁海洋经济发展与东北振兴战略的协同点,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将宏观战略与微观主体相结合,突出区域特色发展路径。
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韩京云研究员在《北方海与辽宁海洋经济发展》报告中,重点分析了渤海、黄海海域的资源开发与?;の侍?。他指出,辽宁海洋经济发展要注重绿色转型,传统渔业要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升级,同时要积极培育海上风电、海洋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大连海事大学隋聪教授在《大宗商品价值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报告中指出,海洋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航运金融、海洋保险、碳金融等特色金融产品,是支撑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隋教授建议建立海洋产业专项信贷体系,开发适合海洋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
当日下午,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东北全面振兴”平行会场,辽宁社会科学院张万强副院长、山东省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刘康研究员、辽宁师范大学彭飞教授、大连海事大学黄庆波教授、大连海洋大学赵万里教授分别以“东北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区域特征与战略重点”“湾区经济与山东湾区战略思考”“辽宁海洋科技创新发展现状与未来布局”“蓝色经济撬动东北全面振兴”“布局东北两个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促进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为题发表了精彩演讲。
在“金融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平行会场,中央财经大学施懿宸教授、东北大学苑莹教授、大连财经学院石磊教授、辽宁大学林春副教授、东北财经大学杨默副教授分别以“金融支持海洋生物多样性价值发现与?;ば钥ⅰ薄白匀辉趾?、金融传染与ESG投资韧性”“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同发展路径研究”“蓝色金融服务的内涵、具体实践及展望”“多元化金融研究助力海洋强国建设”为题,进行了有深度的发言和研讨。
本次研讨会形成了一系列具有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观点和对策建议,对于国家谋划未来五年海洋经济创新发展和东北全面振兴新突破方向,可起到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今后,辽宁社会科学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大连财经学院每年将邀请东北地区及全国沿海省市各领域专家学者,围绕海洋经济助推东北全面振兴展开研讨,推出一批高质量调研成果,努力把“海洋创新驱动 东北全面振兴”办成全国有重要影响力的学术研讨会品牌,为提高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水平和影响力作出应有的贡献,为推动辽宁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上勇于争先贡献智慧和力量。
?